在“壹號土豬”“千禾0”等多個企業(yè)產品被發(fā)現(xiàn)“不是在描述產品,而是注冊商標”后,方便食品企業(yè)白象也被指玩“文字游戲”。有網友發(fā)現(xiàn),自己購買多次的白象多半袋面、多半桶面系列產品包裝上顯示“多半”為注冊商標,質疑企業(yè)“在宣傳上玩文字游戲”。對此白象食品客服回應稱,“多半”確實為商標,產品具體克重以包裝上顯示的為準。


在社交平臺,該事件登上熱搜第一。有網友發(fā)現(xiàn),“多半袋/桶面”在凈含量上并沒有多半,僅多了1/5到1/4。新京報記者在多家平臺、市場發(fā)現(xiàn),白象此類方便面產品還包括“多一半”“多半”等,面餅重量均不符合“加量一半”。6月4日晚間,白象食品緊急發(fā)布聲明稱,“多半”商標申請注冊的初心是為了與常規(guī)分量產品做區(qū)分,便于消費者選購,將盡快調整“多半”產品的包裝。


憑借“國貨之光”之譽,白象近年收獲了大批粉絲。該事件的發(fā)生,也影響了白象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對此,有律師表示,若企業(yè)利用商標,誤導消費者對產品分量的認知,與相關規(guī)定要求“標簽內容真實客觀、不得誤導消費者”的精神相悖。


“多半”袋并非“多半袋”


有著“國貨之光”之稱的白象,因此次事件被網友稱“小機靈破壞了品牌價值”。近日有網友發(fā)文稱,白象多半袋面、多半桶面系列產品的“多半”為注冊商標,“誰能想到它是個商標”“白象也搞這種文字游戲了嗎”。相關畫面顯示,產品包裝“多半袋面”“多半桶面”旁邊寫著“大分量,倍滿足”的標語,在生產信息下方還有一句“‘多半’是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商標”。


對此,白象食品官方客服人員表示,“多半”確實是商標,產品具體克重以包裝上顯示的為準。對于被質疑“在宣傳上玩文字游戲”的情況,該客服回復,“本身產品是沒有問題的?!?/p>


6月5日,新京報記者在線上線下平臺、市場發(fā)現(xiàn),白象品牌涉及“多半”商標的產品,除了網友指出的“多半袋”,還有“多一半”“多半”等多個系列產品。


這些“多半”系列產品的面餅重量,到底“多”了多少?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村尚食品專營店”看到,白象“多一半”紅燒牛肉面、“多一半”蔥香排骨面、“多一半”香辣牛肉面、“多一半”原汁豬骨面、“多一半”老壇酸菜牛肉面,其“面餅+配料”重量分別為118g、117g、115g、116g、127g,面餅重量均為100g。

在電商平臺“甜茉食品專營店”,有白象“多半”原汁豬骨面、白象“多半”紅燒牛肉面、白象“多半”蔥香排骨面等產品在售。其中,白象“多半”原汁豬骨面和白象“多半”紅燒牛肉面的“面餅+配料”重量分別是132g、130g,面餅重量為110g。

隨后,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發(fā)現(xiàn)多款白象不加量的普通方便面,面餅均是75g。以此為參照,上述“多一半”產品面餅重量僅增加了25g,增加量僅是原面餅重量的三分之一;“多半”系列的面餅增加了35g,不及原面餅重量的一半。


北京某超市銷售的白象“多半”袋方便面。新京報記者 劉歡/攝


6月5日,新京報記者實地走訪多家商超便利店時發(fā)現(xiàn),多款在售的“白象”品牌方便面包裝上顯著標注“多半袋”字樣。


在物美(甘露園)店,方便食品區(qū)陳列著“多半 袋面”紅燒牛肉面、“多半 袋面”原汁豬骨面、“多半 袋面”金湯肥牛面三種口味的5袋量販裝方便面,包裝表面明確標注“多半”為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商標。

從包裝信息來看,上述三種口味方便面單包“面餅+配料”的重量分別為139g、142g、144g,其中面餅重量均為120g,調味配料重量則各不相同,分別為19g、22g、24g。隨后,記者在物美超市(十里堡)店觀察到普通款白象原汁豬骨面、白象紅燒牛肉面,其“面餅+配料”重量分別為89g、93g,面餅凈含量均為75g。對比可知,“多半”袋方便面在重量上增加了45克左右,達到了原面餅重量的一半以上。


此外,新京報記者在電商平臺看到,天貓白象官方旗艦店的直播中,在售商品搜索“多半”后顯示有兩個搜索結果,分別是“白象多半牌袋面方便面”“白象多半牌方便面泡面”,但均顯示已下架,其搜索結果顯示兩個產品分別已售2萬+、5萬+。


在天貓白象官方旗艦店的在售產品中,兩款“多半”牌產品仍在銷售。在產品詳細介紹頁面,品牌一欄寫著“白象 多半”,顯示的產品名稱及凈含量分別為“多半?袋面2代紅燒牛肉面(面餅+配料130g)”“多半?袋面2代原汁豬骨面(面餅+配料128g)”。


新京報記者看到,在早期白象食品的官方微博推文中,并沒有刻意區(qū)分“多半袋”與“多半”袋,其展示的產品包裝頁面上顯示“面餅120克(原面餅80克)”。也有媒體發(fā)現(xiàn),2018年,白象官微曾發(fā)布推文稱:“20年真情回饋,白象食品推出‘多半袋’回饋消費者,加量不加價?!痹撏莆闹兄赋觯涿骘灡仁袌錾?8-80克的面餅多了40克。120克的大面餅,再加上粉包、料包,將達到146克的超大分量。


白象回應稱將調整產品包裝


對于引發(fā)熱議的“文字游戲”一事,白象發(fā)布聲明回應稱,目前在售的“多半”產品,是基于原70克面餅基礎上推出的110-120克面餅的大分量產品?!岸嘁话搿笔腔谠?0克面餅推出的100克面餅的產品。“多半”商標申請注冊的初心是為了與常規(guī)分量產品做區(qū)分,便于消費者選購。“如因此給消費者造成誤解,我公司誠摯地表示歉意”。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前后,方便面行業(yè)通過克重升級開辟新賽道?!岸喟搿毕盗挟a品系為白象2018年推出的大分量方便面,并且在大分量產品的基礎上,更多關注產品的口感和消費者的體驗,注重“吃飽又吃好”。白象的另一款大分量產品“多一半”是基于原60克面餅推出的100克面餅的產品。白象食品稱,后續(xù)公司將盡快調整“多半”產品包裝,避免引發(fā)消費者的誤解。


對于該回應,有網友表示,該聲明能夠說服自己(白象),說服品牌鐵粉,而對于吃瓜群眾來說,注冊這個商標本身就耐人尋味,消費者不會去探究“多半”是以哪款產品為基準,而是自動帶入自己熟悉的那款作為基準。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隋海旭律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容易導致消費者誤認的商標未來有被無效的風險,不真實的廣告宣傳或面臨行政處罰?!岸喟搿迸c“袋面”一起使用,按照消費者對語言文字的一般理解,不太可能做出與“多半袋面”字面意思以外的解釋,如果商品本身的規(guī)格不符合“多半袋面”的描述,商家以“多半”系注冊商標進行辯解顯然不具有說服力。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相關規(guī)定,容易導致相關公眾對產品特點產生誤認的具有欺騙性的商標不得注冊,成功注冊后,商標局及其他單位或個人均有權以商標具有欺騙性為由宣告或請求宣告該商標無效。


曾申請“多半桶”商標被駁回


近年來,國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白象也成為了這一消費現(xiàn)象的受益者,大批消費者購買白象的產品。


根據(jù)白象食品官網信息顯示,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創(chuàng)建于1997年,是一家以生產銷售優(yōu)質面制品為主、以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為宗旨的綜合性食品企業(yè)。受益于互聯(lián)網流量,白象食品的市場份額在不斷增長。


根據(jù)線下零售檢測機構馬上贏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對比2024年第一季度,2025年第一季度的方便速食市場中,方便面依然穩(wěn)居第一,市場份額超過40%,遙遙領先于常溫火腿腸和低溫香腸,兩者份額均在20%以下。方便面市場份額前五的企業(yè)市場份額之和為84.36%,市場集中度仍處于高位。從競爭格局看,傳統(tǒng)頭部品牌康師傅與統(tǒng)一的市場份額同比有一定收縮。而白象、今麥郎與三養(yǎng)集團則呈現(xiàn)增長,白象與今麥郎則依托高性價比的產品,實現(xiàn)份額的進一步滲透與提升。


伴隨著市場份額的擴大,白象食品也在不斷申請相關商標。根據(jù)天眼查知識產權信息顯示,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曾于2018年至2021年之間申請注冊“多半”“多半袋”“多半桶”“白象多半袋”“白象多半桶”商標,國際分類為方便食品,當前部分商標已成功注冊。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申請的“多半袋”“多半桶”商標因易導致消費者對商品的數(shù)量等特點產生誤認被駁回,處于無效狀態(tài)。


針對商標的具體審核過程,一位商標審查協(xié)作中心的工作人員曾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我國一般商品的商標采取自愿注冊原則,注冊內容由注冊人自行決定。能夠注冊成功的商標肯定符合當時的審查標準,但在注冊后,商標是否成為誤導性宣傳的一環(huán),屬于企業(yè)的自身行為?!皩彶閱T在審查時,會對商標本身進行判斷,但不可能預判到所有情況。”


據(jù)了解,我國有宣告注冊商標無效的專門制度。涉及公眾利益的,任何人都可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宣告無效申請,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行政審查。也就是說,即使注冊后的商標,如果違反法律規(guī)定,也可以被宣告無效。


“商標文字游戲”并非首例


通過商標讓消費者產生誤會的,白象并非個例。前不久,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壹號食品”)對“壹號土?豬”的商標使用引發(fā)熱議;千禾味業(yè)旗下產品多以大寫的“千禾0”作為標識,且“0”標識特別放大醒目也被消費者發(fā)現(xiàn)“千禾0”是注冊商標。


有消費者發(fā)現(xiàn),壹號食品在官網、門店招牌上,將“壹號土”商標與豬肉等商品名稱連用,遠看以為是“壹號土豬”,仔細看才發(fā)現(xiàn)是“壹號土?豬”,有消費者認為,這種情況是品牌在虛假宣傳,蹭“土豬”流量。對此,“壹號土豬”品牌所屬公司壹號食品回應稱,公司既有“壹號土?”商標,也有“壹號土豬?”商標。近年來,豬肉產品基本全部使用了“壹號土豬?”圖形標識。同時壹號食品表示,目前“壹號土豬”采用的豬肉,均是以地方豬種兩廣小花豬為基礎資源開發(fā)的豬肉,不存在欺騙消費者的情況。


同樣是回應消費者關注,千禾味業(yè)也在3月21日發(fā)布聲明稱,媒體報道的千禾御藏本釀380天醬油檢出“鎘”來源于原料,公司使用的原料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扒Ш?”是公司的注冊商標,其系列產品是零添加產品,有嚴格的生產要求,在生產過程中嚴禁使用食品添加劑。該系列產品不存在蹭熱點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為。


隋海旭律師稱,消費者對其購買的商品的特點(包括實際重量)享有知悉真實情況的權利,容易引起消費者誤解甚至具有欺騙性的商品包裝用語,涉嫌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所禁止的引人誤解的宣傳、廣告或虛假的宣傳、廣告,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可能面臨消費者的投訴、索賠和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


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劉歡

編輯 唐崢

校對 楊利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