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人到中年,還能否大大方方穿戴可愛的衣服、使用可愛的東西?


“還”字是要用上的。


確實,買什么飾品、穿何種風(fēng)格的衣服、喜歡哪個顏色,取決于個體的偏好和市場的供給。但是,這只是這件事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大多數(shù)的選擇都會進入社會生活,接受他人之鏡的評判。我們的社會尤其是大都市的陌生人社會,已經(jīng)對這件事有很高的包容度。不過即便躲得過陌生人的眼光,大概也得面臨家人、另一半、同學(xué)、同事等身邊人(甚至包括自己)的審視。


圖片

《天使愛美麗》(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2001)劇照。


其實別說中年人,凡是成年人,能否喜歡和使用可愛的東西,大概都得加上問號。緣起是我們一位生活在昆明的作者遇到一位中年女士,“穿著一身白色蕾絲邊的田園風(fēng)碎花裙”。由此讓她開始思考與年齡、與東西有關(guān)的話題來。這不只是一份私人東西的整理。


“時光帶來焦慮,也遞來錦囊?!?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撰文|余甘子


一位美麗的女士


不久前,我在翠湖公園(位于云南昆明)邊的公交車站牌前遇到一位美麗的女士。她穿著一身白色蕾絲邊的田園風(fēng)碎花裙,這是十幾年前我讀大學(xué)時很流行的“森女風(fēng)”。偶現(xiàn)的白發(fā)絲和眼角明顯的皺紋坦蕩地展示著她已人到中年。


我在她身后站了好一會兒,絕不是因為覺得不好看或是她再穿可愛風(fēng)的衣服不適合,而是因為,她恰恰是我希望成為的那種人。她緩解了我的一個困惑:一個中年人能不能大大方方地穿戴可愛的衣服、使用可愛的東西?


圖片

《托斯卡納艷陽下》(Under the Tuscan Sun,2003)劇照。


這似乎不應(yīng)該成為一個問題。我們這個時代已有不少善良的寬容。無論年歲幾何,你穿一件哆啦A夢圖案的T恤、包上掛個拉布布玩偶,都再正常不過。大家還會覺得,看,這個成年人的精神世界有個可愛的小角落。然而當(dāng)36歲本命年到來,我還是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拉扯:我對可愛事物的愛好,與我對中年人角色的認(rèn)同與承擔(dān),在接受年齡增長、容貌變化時產(chǎn)生的焦慮,彼此拉扯。


關(guān)起門來,我尚能和家中的可愛事物和諧相處,一旦要走出家門,我擰巴、扭捏、不自信。面對諸如焚香、盤串、品茶等經(jīng)典中年愛好,抱著一堆屁桃君(動漫IP)粉紅屁股蛋兒的我,很是難為情。


圖片

唐代《簪花仕女圖》局部。


我不是那種“很會當(dāng)中年人的中年人”。一方面,年齡、閱歷與能力的增長,使我能夠承擔(dān)社會賦予中年人的角色與責(zé)任,另一方面,我對成人世界的人情世故并不如魚得水。在“變得成熟”與“還能快樂”這兩端之間,我有一些平衡術(shù)。日常用的可愛物件就是其中之一。我是一個可愛事物的重度愛好者,它們不是偶爾的小點綴,而是大批量存在于家居用品、室內(nèi)裝飾、服飾配件。因此,當(dāng)“做一個得體的中年人”和“擁抱可愛的日用穿戴”越發(fā)拉扯,這意味著我可能要換掉小半個家當(dāng)。更惱人的是,生活支點開始搖擺,難得的平衡又要忽上忽下。


“不值一提,好解決!”有朋友動動手指,為我找來“精神導(dǎo)師”。打開短視頻平臺,檢索“中年焦慮”,有許多生活意見領(lǐng)袖在20、30秒內(nèi)鏗鏘有力地輸出觀點,甚至是不說話只走路,只用屏幕上的幾行大字就能教人擺脫焦慮??上В瑢ξ也⒉还苡?。在理論層面看似能被光速解決的焦慮,落到每個人身上,要在個體生活中去自洽。這并不容易。所以今天我想聊聊,一位36歲的中年人,為何因可愛的小物件引發(fā)“中年危機”,又如何找到解決之道。

愛好打上“臨期”標(biāo)


過去兩年,為了煥新生活環(huán)境,我新置辦了一些家居用品。結(jié)果是,我擁有了一個“貓貓狗狗神獸怪獸一起開大會”風(fēng)格的家。我發(fā)現(xiàn),此后我從未邀請過朋友來家里做客。


沒有高級的色系、簡潔的設(shè)計、優(yōu)雅的審美,它不太像一位中年女性的家。若我扭扭捏捏地推開家門,你一眼就能看到玄關(guān)處的超級馬里奧裝飾貼。視線順著馬里奧在墻面奔跑,他會頂出金幣、惡魔花、小蘑菇。這個墻面裝飾在購物APP上的名字里寫著“幼兒園裝飾材料”。這種幼兒園風(fēng)格的家居用品在我家并不少。比如,很多女性都會用到發(fā)箍,我買了帶著彈簧、彈簧上飛著一只小蜜蜂的那種。你一戴上它就會動,覺得無聊時手指一戳,小蜜蜂就會和你一起“duang”一下。就是這么幼稚,但讓人快樂。還有很多日用品是貓爪、貓咪造型的,從置物架、掛鉤到馬桶沖水器的按鍵。在云南有一種用陶土制作的“瓦貓”,貓咪們張開大口蹲在瓦片上守衛(wèi)家宅。過去它是面目威嚴(yán)的神獸,而今它以可愛的模樣活躍于文創(chuàng)領(lǐng)域。于是紅的、黃的、黑的,做擺件、香爐、年畫的,一窩子貓咪在我家各處安了窩,熱鬧得像中學(xué)的手工教室。


我還把浴室門框刷成了粉色。36歲這年,我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喜歡粉色了(此刻有多少中年姐妹會發(fā)出認(rèn)同的驚呼?)。與此同時,一句影視劇經(jīng)典臺詞如敲木魚一般縈繞腦海:“粉色嬌嫩,你如今幾歲了?”這是《甄嬛傳》中皇帝對年老色衰的齊妃戳心窩子的話。然而賣家似乎能猜我的心思,人家給那桶粉漆起了頗有質(zhì)感的名字:“莎士比亞粉”。你聽,多有內(nèi)涵,一聽就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粉!我果斷拿下,拋開36歲喜愛粉色的擰巴感,刷好后,我看它挺順眼。


圖片

齊妃,《后宮·甄嬛傳》(2011)劇照。


可我不敢將這樣的家與人分享。與之類似,一些愛好在我的腦海里開始打上了“臨期”標(biāo)簽。


我喜歡收集漢服包。這類搭配漢服的包飾有不少可愛的造型,比如肥美可愛的動物、柔化了的中式神獸。我家有閃著卡姿蘭大眼睛的白澤(通萬物知鬼神的瑞獸)、貔貅(招財神獸)、夫諸(溫柔的水系精靈)。我也喜歡收集或自己動手做可愛造型的毛線編織包。一些西南的手工達(dá)人對蘑菇元素情有獨鐘。畢竟每年雨季,云南、貴州的饞貓們會冒著見小人的致幻危險,沉迷吃菌。我從幾位手工博主店里買到了很可愛的毛線蘑菇包,有長著大嘴巴的蘑菇精靈包,有復(fù)刻真實大小的“紅傘傘白桿桿”的挎包。毛線蘑菇里填充了棉花,手癢時捏一捏,Q彈的手感讓人感覺真的進山采了朵很肥的菌。


作為一個可愛事物的資深愛好者,我能輕而易舉地寫出論點分明的小作文,闡釋它們的諸多好處。比方說,第一,幫我快速接受新流行的事物,成為一個心態(tài)積極的中年人。我也喜歡透卡、啪嘰、痛包、痛衣,會和中小學(xué)生一樣用奶茶店聯(lián)名的動漫IP袋子做阿尼亞(日漫IP)的痛包。第二,幫我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生活中的一地雞毛。就像前幾天我家發(fā)了水,木地板輕微起翹。我想到動畫電影《千與千尋》里在地板上跑來跑去的煤球小精靈,就買了類似圖案的貼紙,貼在地板起翹處。奇跡發(fā)生了,我不再因這些瑕疵心煩。每次路過它們,我就不自覺地踮起腳,避免踩到家里的新的小可愛們。


圖片

動畫片《千與千尋》(2001)畫面。


然而否定它們,只需一句話:“你已人到中年了”,這些小可愛不合時宜了!聽著是不是很熟悉?“你已經(jīng)30好幾了”“你已經(jīng)是個大人了”。通常我們會反感別人這么說自己,可有時候你內(nèi)心也會用這些話和自己廝殺。


我今年的拉扯尤其強烈,因為“虛歲”概念在加持年齡的緊箍咒。36歲,按虛歲,37了,再四舍五入一下,恭喜我嗖地一下40了!于是,在一個夜晚,由可愛事物引發(fā)的中年危機吞噬了我的睡眠。這一夜大腦很忙。它先是忙著想象,滿臉皺紋的我背著閃著大眼睛的神獸小包出門,被路人指指點點,“這個老女人好奇怪!”。然后它忙著為可愛的小東西們找后路,找個幼兒園捐贈?最后它忙著后悔,怎么就沒能去干動漫、幼教行業(yè)?若我是藤子不二雄,就有底氣說機器貓是“兒子”,卡通T恤穿到九十九;若我是幼教,就可以說那么多可愛的蘑菇包是為了和學(xué)生心連心,多敬業(yè)?。?/p>


可惜,我只是一個第二天頂著黑眼圈走出家門的普通中年人。我打算去鬧市區(qū)找一些衣著裝扮可愛的老人家,遺憾未果。聊到這兒,肯定會有人勸了:生個孩子不就好了?二三十歲生個娃做媽媽,五六十歲有孫輩當(dāng)奶奶,帶著孩子出門,你穿啥用啥都有了理由。這讓我想起多年前一個很火的書名《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的確有一些例子,比如,先有“三坑少女”(喜歡漢服、lolita服飾、JK制服的女孩子)再有“三坑媽媽”。但倒過來,妄圖用生孩子來解決人生問題,我不認(rèn)同。把貓貓狗狗蘑菇包背出去的勇氣,必須來自我自己。


時光帶來焦慮,

也遞來錦囊


我開始坐下來,努力搜羅記憶里我是否遇到過一些“精神導(dǎo)師”。我原以為,她們會是網(wǎng)紅或是明星,比如近來被年輕女孩們追捧的“慶奶”(演員劉曉慶)、那位去參加漫展的中老年知名coser。但浮現(xiàn)于腦海的,竟是這些年工作經(jīng)歷中遇到的少數(shù)民族女性。


一位水族中年女性挑著扁擔(dān),穿著華麗的馬尾繡服飾,穿梭于市集中。這幅畫面,源于我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的采訪經(jīng)歷。畫面很美,可它也藏著一段有關(guān)質(zhì)疑與面對質(zhì)疑的故事。


圖片

《三都水族自治縣概況》

編著:本書編寫組

版本:民族出版社 2007年9月


三都是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里的馬尾繡是水族婦女世代傳承的刺繡技藝。過去,馬尾繡常見于背帶(背嬰兒的襁褓)、繡花鞋、女裝的圍腰、童帽等。華麗的刺繡出現(xiàn)在女裝的前襟、領(lǐng)口、衣袖等處,是近年來的一種發(fā)展變化。畫面中的女主角,如今是一位60多歲的馬尾繡傳承人。她回憶第一次穿著自己繡的花衣裳去市集:“被罵了,他們看著我說,‘哦呦這個女人就是會出風(fēng)頭’”。我問,那您怎么辦,她答,“我不管,我挑著扁擔(dān)攆開他們,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不久后我又一次來到三都,趕上水族過“端節(jié)”(水族新年)。節(jié)慶廣場上人頭攢動,幾乎所有來“過端”的中老年女性都背著自己親手繡制的馬尾繡小包。有的四四方方很規(guī)矩,有的形狀各異,像菱角、像馬鞍。每個小包都鐫刻著繡娘的個人喜好。我能明顯地覺察到,這位婆婆有些強迫癥,而那位婆婆肯定偷懶了!無論精致與否,看我在拍照,她們都會大方地轉(zhuǎn)過身,笑瞇瞇地把自己的小包亮出來。


圖片

圖片

馬尾繡包。(本文作者攝于貴州三都)


另一幅畫面浮現(xiàn)。一個花草豐茂的苗家小院里,幾個婆婆坐著矮凳擇菜,她們頭上都戴著繡線鮮亮的刺繡頭巾。


這是一個很像綜藝節(jié)目《向往的生活》中場景的農(nóng)家小院,干凈漂亮,植物都長得舒展,水缸里栽著睡蓮,小孩子正要拿起魚簍去村邊小溪里捕魚。畫面源于我在海南島鸚哥嶺周邊村落進行的一次調(diào)研工作。這里有以黎族為主的100多個黎、苗村落。其中,翁村苗寨的苗繡、蠟染等技藝傳承較好。婆婆們頭上戴的方巾是最能體現(xiàn)苗繡技藝的一種服飾配件。它常以藍(lán)黑色布料為底,幾乎整面用苗繡裝飾,四邊墜有流蘇、亮片。通常,六十歲以上的女性佩戴的頭巾藍(lán)黑布占比大,繡花少。但這一說法在這座小院里被打破了?!耙驗橐馈保?qū)Хg出婆婆們的苗話:她的頭發(fā)白了,戴上年輕時自己親手繡的頭巾遮蓋,“老了也好看”。


圖片

《苗家兒女》(1958)劇照。


因為喜歡,因為愛美,婆婆們依舊戴著年輕時的艷麗花頭巾。這樣大大方方的,真好。回想這些年因為工作接觸到的少數(shù)民族女性們,這樣的例子很常見。盡管過去有一些傳統(tǒng),年老與年少女性、未婚與已婚女性在衣著和配飾上有濃淡之分,可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它們可以給美麗與喜愛讓道。中老年女性們總是能大方地穿著華美的服飾,佩戴華麗的飾品。自信的風(fēng)度源自她們對民族文化的認(rèn)同,源自對美好事物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也再次感染了此刻缺少從容的我。


原來,時光讓我患得患失,也給我塞了錦囊。我從未曾設(shè)想,極其日常的小物件竟會成為導(dǎo)火索,觸發(fā)具體而真實的中年危機,更不會想到,正是因為它們,我對時光流逝有了一些以小見大的體悟。初極狹,復(fù)行幾步,豁然開朗。感謝可愛的小東西們,我得以覺察到時光旅途上的水到渠成、自在貫通。


圖片

《流金歲月》(2020)劇照。


或許每個中年人都能從某個很意外的點上收獲自洽,用前路的感悟,渡后路的自己。我大膽地猜,應(yīng)該有不少中年人有過類似的困惑?能不能帶著“二次元老婆”出門,在四十歲時?可不可以自己去看動漫IP巡展,在五十歲時?要不要去漫展cos喜歡的角色,在六十歲時?咱們不妨去翻翻時光留下的錦囊。當(dāng)個體的困惑被一一解開,更多中年人有了與可愛相守的勇氣,社會也將迎來新的活力與商機。面向中老年群體的娛樂休閑產(chǎn)業(yè)大有可為。是時候來一場專屬于70后、80后經(jīng)典動漫Cosplay大亂燉了,它必然很炸裂。


我記得18歲時的張愛玲寫過一篇《我的天才夢》。那么以上這些,姑且算是一個普通中年婦女寫在36歲的《我的可愛夢》吧。讓我來許愿:我不必在任何年紀(jì),和自己所愛的可愛事物做違心的切割;我過往認(rèn)真生活過的前路,必將賦予我勇氣,大大方方地?fù)肀Э蓯鄣娜f物!


圖片

《刺猬的優(yōu)雅》(Le hérisson,2009)劇照。


作者/余甘子

編輯/西西

校對/劉軍